弹簧网

微信扫一扫

微信小程序
天下好货一手掌握

扫一扫关注

扫一扫微信关注
天下好货一手掌握

能源、钢铁价格急跌缓解通胀预期 下半年“输入型通胀”风险仍存

   2023-07-13 和讯网65020
导读

中国通胀压力“退潮”?  通胀,正像一场急速的高烧,在全球蔓延。从欧洲到美国,从东南亚到南美洲,多个国家遭受通胀袭击。相对来说,中国的通胀水平可控,但是一些输入型通胀的压力犹存。不过,6月份以来,情况

  

 

中国通胀压力“退潮”?


  通胀,正像一场急速的高烧,在全球蔓延。从欧洲到美国,从东南亚到南美洲,多个国家遭受通胀袭击。相对来说,中国的通胀水平可控,但是一些输入型通胀的压力犹存。不过,6月份以来,情况正发生改变,钢铁、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急跌,粮食价格冲高回落,或许目前,中国正在面临一个相对之前更为有利的通胀环境,但对通胀的压力仍需密切关注。(陈洁)


  世界正遭受通胀的“袭击”。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,除了日本、中国等少数国家,大部分经济体的通胀率都超过3%,而位于南亚的斯里兰卡和横跨亚欧的土耳其的通胀率更是高达54.6%和78.62%。


  什么是推动通胀的动力?以能源、黑色金属、有色金属为代表的工业品,是不容忽视的一环。去年以来,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涨,也使得我国工业制造业面临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、上下游行业利润分化等问题。


  不过,6月份情况发生改变:钢铁价格快速下跌,以原油为代表的能源价格,也出现冲高回落。


 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魏琪嘉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,国际大宗商品在今年3、4月份一度冲高,国际金融资本存在一定的过度投机炒作行为,扰乱了正常产销循环,对价格上涨产生了推波助澜作用,目前正是到了“高烧退热”的阶段。


  受访专家表示,近期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回落,国内保供稳价政策也在加快落实,输入性通胀压力有所缓解,也有助于我国工业生产下半年的持续恢复。但尚不能放松警惕,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商品和金融属性,要双管齐下,既要加大落实保供稳价政策的力度,保障国内供给安全,也要做好金融市场监管和价格预警机制,确保市场预期稳定。


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二季度螺纹钢现货价格累计下跌818.4元/吨,尤其在6月份中下旬跌幅最为明显。新华社


  能源如何保供稳价?


  7月17日,国际货币组织(IMF)官员表示,由于经济前景恶化,IMF将在本月新一轮审议中大幅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,这将是IMF年内的第三次下调。


  欧美经济体不确定性因素增加,也导致市场对大宗商品需求方面出现担忧情绪,大宗商品价格自6月份就已开始出现下滑。国际原油价格从高位回落至100美元/桶附近,铝、镍、锌等多个商品价格创下阶段新低。


  但在此之前,能源、黑色金属、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已经上涨了很长一段时间,并明显地冲击了我国的制造业产业链。


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许召元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,输入性通胀对国内制造业影响比较大。一方面,国内大多数靠近下游的工业消费品竞争激烈,商品价格很难持续上涨,因此大宗原材料成本上涨只能在内部消化,不断挤压利润空间,继而出现经营困难。而另一方面,由于国内价格难上涨,使得部分商品通过出口转向国际循环,上半年工业品出口交货值保持两位数高增长的背后,也有工业品单品出口价格上涨的因素。


  魏琪嘉指出,相比CPI,我国PPI更容易承受输入性通胀压力。由于我国部分工业原材料的外采比例较高,而且近80%的工业企业位于中下游环节,使得很多行业企业在大宗商品定价权上有所缺失,其国际价格的浮动也会随之给国内工业品价格带来输入性影响。但总体上,在国内重要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政策的影响下,供给恢复快于需求,因而工业品层面受到的冲击程度要弱于欧美经济体。

 
(文/小编)
 
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
0相关评论
免责声明
• 
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,作者: 小编。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:https://www.springweb.cn/news/show-1764.html 。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,请读者仅做参考,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、触犯法律的内容,一经发现,立即删除,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。